知名房企突发,撤销董事会

本文来源于:乐居财经 2025/02/14

文/乐居财经 刘治颖

花样年实控人曾宝宝,自称“宝爷”,是一名有个性的女掌门。

新年开工第三天,曾宝宝在署名文章“寶爷2025「开工励事」”中直言: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25出去看世界吧,是穷游无良人陪也欢;是见识各色人等遇渣畜敏而无伤。”

在这位有个性的女掌门带领下,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花样年中国”)开年不久,董事会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2月11日,花样年中国公告,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经过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公司作出下列变更(备案)决议:

花样年中国不设董事会,设执行事务董事兼法定代表人1名,由王士源担任(任期三年)。同时免去张莉原董事长、董事职务,免去袁建军董事职务。公司不设监事会,同时免去刘小勇监事职务。

变更后,花样年中国由王士源任财务负责人、总经理、董事、法定代表人、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据查阅,张莉担任花样年中国董事长还未满一年便被免职了。

2023年10月,潘军辞任花样年中国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不再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24年4月,花样年中国股东会决议,选举张莉为公司董事、董事长,王士源接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等职位。

官网显示,花样年集团起步于1998年,总部位于深圳。2009年11月,花样年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777)。目前,花样年地产开发业务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都市圈、华中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环渤海都市圈等核心一二线城市及都市圈。

2011年以来,花样年控股开始去地产化转型,并将主要中心放在物管业务。2014年6月,花样年控股的物管公司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2017年,花样年控股进行第二次转型,重新加码房地产业务,并在2018年提出2020年冲刺千亿的目标。为此,曾宝宝于2019年回归执行董事之列,也开始大刀阔斧对管理架构进行调整。

之后,地产行业进入寒冬,花样年成为继恒大之后较早爆雷的房企。2021年10月4日晚间,花样年控股公告称,针对10月4日到期的、余额为2.06亿美元的美元债未能按时偿还,构成债务违约。

2021年11月24日,花样年控股主要附属公司花样年投资作为1.49亿美元未偿还贷款融资的担保人,被申请清盘呈请。2022年5月30日,花样年控股再次因未偿还约1.49亿美元贷款融资接获清盘呈请。

自2023年1月开始,花样年控股正式启动境内债重组展期工作,并于2023年9月13日全部完成,共涉及5支境内债,实现债务重组金额约64亿元。

2024年5月,花样年控股发布境外债务重组最新情况公告称,于本公告日期,占公司现有债务工具81.96%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这意味着境外债务重组基本完成。

此次获81.96%债务人支持,曾宝宝表示,在预期之内,也再次由衷感激社会各方的耐心、理解、信任和支持。

尽管债务缠身,但花样年在2024年全年全国开发的9个项目中,累计交付了4730套房,交付率完成率达到94%。预计今年还有约1036套房待交付。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花样年控股营业收入分别为157.5亿元、97.54亿元及158.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66亿元、-60.71亿元及-64.88亿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花样年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16.41亿元,同比减少59.17%;归母净利润-31.61亿元,同比减少16.74%;毛利率22.06%,资产负债率106.76%。

编辑:黄宁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地产》微信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