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玩转“剩菜盲盒”,这条营销新赛道能跑多远?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黄宁 2025/02/14

行业激烈竞争的产物

向来以高端品质和形象稳重示人的五星级酒店也未能逃过盲盒经济的热潮。

近段时间,星级酒店自助餐“剩菜盲盒”凭借“花小钱,享大餐”的噱头,成为人们的消费新宠。

所谓的“剩菜盲盒”就是酒店餐厅将当日未售完且品质完好的食物,用随机打包的形式低价售卖给消费者。

而该模式的流行最早可追溯至新加坡。

去年开始,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留学生通过视频或图文分享“新加坡15新酒店自助餐剩菜盲盒”等攻略,以展示他们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高端酒店的自助餐剩菜,盲盒内食物包括烤面包、烤肉、海鲜等。

如今,此类营销模式的风潮已经吹到了国内。

深圳龙华希尔顿逸林酒店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去年12月上架的“剩菜盲盒”,备受深圳年轻人的喜爱,吸引一众人来打卡。

不过,随着热度的上升,菜品不新鲜等问题也接踵而来。这也不禁令人质疑,酒店靠“剩菜盲盒”营销的这条赛道究竟能跑多远?

口碑褒贬不一

“剩菜”两个字听起来似乎很寒酸。但花费极低的钱就能吃到一顿五星级酒店的大餐,其诱惑力依旧难以抗拒。

在深圳,龙华希尔顿逸林酒店携手惜食魔法袋,推出“惜食一小时”活动。该酒店在20:30-21:30时间段,以“盲盒”形式提供自助晚餐品质完好的余量食物,消费者只需花费79元的价格可享受原价200多元的五星级酒店自助餐。

随后,冲着龙华希尔顿逸林酒店“剩菜盲盒”而来的食客不在少数。

“这个魔法袋是79一份,感觉吃个鲍鱼面就回本了,更不要说还有很多刺身寿司,现煎牛排”“79块钱品质还不错,既避免食物浪费还能以低价吃到希尔顿,太适合我这种经常加班的人了”......很多位在深圳工作的网友在小红书平台上分享着自己“拆盲盒”的经历。

然而,该酒店“剩菜盲盒”的口碑并非一片叫好,部分消费者在体验后提出了质疑。表示活动时间接近晚餐尾声,剩余食物种类和数量有限,部分食材新鲜度欠佳,比如三文鱼不够新鲜,蒸海鲜只剩少量花螺,甚至还有消费者怀疑牛排是合成肉。

事实上,这些负面反馈也给酒店敲响了警钟,在做“剩菜盲盒”此类营销活动时,必须严格把控食物品质和供应量,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同时,也要考虑营销活动的长远效益。

“频繁地低价促销可能会让部分消费者对酒店的品牌价值产生质疑,影响其高端形象;此外,通过低价吸引的顾客可能对价格更为敏感,忠诚度不高,难以转化为长期客户。”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坦言。

激烈竞争的产物

酒店“剩菜盲盒”如此受欢迎,看似是年轻人意外薅到的羊毛,实则是酒店在激烈竞争下,寻求生存机会的产物。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酒店通过将剩余食物以盲盒形式出售,不仅能有效减少食物浪费,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借助新奇的营销手段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4年,酒店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据STR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业的表现上不及2023年,在入住率(OCC)和平均房价(ADR)的双重拖累下,实现了95的每房收入(RevPAR)指数。

从不同酒店级别的表现来观察,奢华酒店以价换量的态势最为明显,平均房价同比下降6%;高端级别的酒店更是未能如产品力更强的超高端和奢华酒店以价博取到量,每房收入(RevPAR)的跌幅高达7%。

在此背景下,这也导致一些高端酒店纷纷放下身段,开启花式促销模式,通过低价引流。如“青岛美高梅酒店推出12888元自助餐年卡”“某些城市知名酒店推出6888元、8888元早餐年卡”等等。

除了在餐食营销推陈出新外,为求吸引更多客源,一些酒店还在服务层面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如华住集团旗下汉庭酒店在2024年4-8月推出大学生免费洗衣活动,只要出示学生证,不住店也可以免费洗衣,这也成为酒店吸引客人的一大卖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环境下,酒店想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必须要精准洞察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除了创新营销模式,更要提升服务质量。

“要利用星级酒店的环境和服务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降级不降质’的体验;同时,要拓展业务领域,如开展社区型餐饮服务,吸引周边居民和公司白领等高频消费群体。”柏文喜补充道。

文/黄宁

编辑:黄宁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地产》微信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