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贷款持续减少,房贷利率还会降吗?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陈洪杰 2025/04/09

四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减少,不良率微升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8万亿元,同比下降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

作为个人按揭贷款发放的主力军、指向标,建设银行(8.800, -0.17, -1.90%)、工商银行(6.800, -0.02, -0.29%)、农业银行(5.080, -0.03, -0.59%)、中国银行(5.410, -0.06, -1.10%)这四家国有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持续减少。

《财经》根据2024年报统计,上述四家大行在2024年末的个人住房贷款共计为21.34万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了6692亿元,若与2022年末的数据相比,更是减少了1.25万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末,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为6.19万亿元,2023年末为6.39万亿元;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为6.08万亿元,2023年末为6.29万亿元;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为4.98万亿元,2023年末为5.17万亿元;中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为4.09万亿元,2023年末为4.17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2月发布的数据亦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8万亿元,同比下降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

不过,自2024年四季度,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量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修复态势,二手房成交实现明显增长,市场“止跌回稳”取得一定成效。

“降低房贷利率是加快房地产回暖的有效手段。”有分析人士称,下一步不排除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单独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

四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减少,不良率微升

在过去多年中,个人按揭贷款由于抵押物比较充分、利率稍高,是四大行重点拓展的对象,但由于近几年受到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出现了规模递减的态势。

例如2024年末,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为6.19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86.67亿元,降幅3.11%;工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为6.08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052.88亿元,降幅为3.26%。

2024年末,农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为4.98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862.33亿元,降幅为3.6%;中国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为4.09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89.97亿元,降幅为1.9%。

四大行2024年报四大行2024年报

在资产质量上,国有大行在2024年末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较2023年末有所增长,但均低于1%,例如建设银行在2024年末不良率为0.63%,2023年末为0.42%;农业银行的不良率为0.73%,2023年末为0.55%;中国银行的不良率为0.61%,2023年末为0.48%;工商银行的不良率为0.73%,2023年末为0.44%。

“2024年,受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周期、农产品(7.310, 0.20, 2.81%)价格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个人及小微客户群体抗风险能力总体偏弱,商业银行零售信贷资产质量波动幅度普遍有所加大。”多位银行业高管在近期举行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称。

展望2025年,一位国有大行副行长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显不足,该行风险管控的压力预计主要来自以下领域:一是房地产市场当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但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转化,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止跌回稳”,预计开发贷款资产质量压力有望延续2024年边际改善的趋势。二是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叠加就业结构性矛盾,个人按揭、经营贷款等资产质量预计持续承压等。

“下一步,针对客户收入波动等问题,我们还将通过优化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缓解客户阶段性还款压力。我们将持续优化房贷评分卡、风险预警模型、楼盘大数据估值模型等数字化风控工具,全面提升精细化风险管控水平,同时也用好多种手段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将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在平稳水平上。”另一位国有大行副行长于近期表示。

房贷利率会再下调吗?

降低房贷利率是促进需求释放的重要方式。2025年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并指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早在2024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的政策包括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等。

调整后,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

不过,此后,广州等地国有银行、外资行将首套房贷利率定在2.9%、2.85%附近,逼近公积金贷款2.85%(5年以上)这条线。

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也多次表态“择机降准降息”。“这也代表着公积金贷款利率、商业贷款利率均有下调空间。”有银行业人士称。

2025年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10%,上月为3.10%;5年期以上品种报3.60%,上月为3.60%。

“3月政策利率及LPR报价继续按兵不动,根本原因是受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延续效应带动,年初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动能,消费、投资增速加快,贸易战的影响尚不明显,降息的必要性、迫切性不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等人在2025年3月下旬称。

“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我们判断二季度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我们认为,着眼于做好‘五篇大文章’,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今年将适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但这不会替代政策性降息。”在王青等人看来,另外,不排除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

对于未来LPR报价下调给银行带来的净息差收窄压力,有行业人士称,将主要通过引导存款利率适度下行,加快补充银行资本等方式缓解。

2025年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7.320, -0.02, -0.27%)、邮储银行(5.090, -0.03, -0.59%)公告显示,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四家银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编辑:黄宁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地产》微信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