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的通知。
《若干措施》明确,要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服务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上市融资或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作为打造“旅游强省”的关键金融支撑,该条举措旨在通过资本化手段推动行业整合与升级。财经作家,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融机构完善服务,能为文旅企业提供更精准、多元的金融产品,解决融资难题。文旅企业上市融资或并购重组注入上市公司,可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提升企业规模与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金融创新助力文旅产业突破瓶颈
在强化旅游业发展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服务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上市融资或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期以来,文旅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且文旅产业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性,文旅企业往往融资利率水平较高,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青睐。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旅游业发展以及鼓励上市、并购重组及资产证券化,为文旅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事实上,广东已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先行探索。广州塔ABS(资产支持证券)项目是中国首个以旅游景区门票及附属收入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融资案例,为文旅行业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模式。
随着政策的落地,广东省内的优质资产有望探索更多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的潜力。袁帅指出:“广州塔ABS等案例的试点效果为文旅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文旅资产证券化适合广东那些具有稳定现金流、可预测收益和较低风险的文旅项目,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文化街区等。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些项目可以更有效地盘活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高承远表示,以广州塔ABS为例,通过资产证券化,广州塔成功将未来门票收入等现金流转化为融资资金,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升了资产流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文旅资产证券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也指出,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基础资产质量把控、风险隔离机制完善等,需进一步优化。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文旅项目适合开展资产证券化。如热门旅游景区门票收入、主题公园运营收入、酒店住宿收入等项目,其现金流可预测性强,能够满足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要求。此外,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文化演艺项目、旅游交通项目等也可考虑纳入资产证券化范畴。广东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文旅项目适合开展资产证券化。如热门旅游景区门票收入、主题公园运营收入、酒店住宿收入等项目,其现金流可预测性强,能够满足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要求。此外,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文化演艺项目、旅游交通项目等也可考虑纳入资产证券化范畴。
袁帅表示,目前广东文旅企业独立上市的案例较少,但考虑到文旅产业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具有独特文化资源、强大品牌影响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文旅企业最有可能率先冲击IPO。
他进一步指出,文旅企业IPO的主要障碍包括行业特性导致的重资产、长周期问题,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监管的严格和复杂。此外,文旅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也是影响IPO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上市板块的选择上,高承远认为,主板适合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强、行业地位突出的成熟文旅企业;创业板适合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的文旅企业,如旅游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企业;北交所则更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文旅产业链上的中小配套企业提供上市机会,助力其发展壮大。
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的出台正值广东实现“1310”具体部署的关键阶段。《若干措施》中明确,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将广东打造成为滨海旅游新高地、温泉康养示范地、现代旅游消费引领地,实施文旅投资100项在建重大项目和100项重点招商项目“双百”计划。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突破9.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3万亿元,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新质生产力赋能作用突显,现代旅游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高水平旅游强省。
《若干措施》还特别强调做强重点骨干文旅企业。支持国有重点文旅企业深化改革,做强文旅主业,打造若干品牌影响力强、国际业务能力突出的旅游集团。统筹安排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引导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创新型旅游“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这一政策导向与广东近年来推动的“旅游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形成呼应。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文旅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长隆、华侨城等全国知名的文旅品牌。然而,广东文旅产业的资本化进程相对滞后。数据显示,广东本土文旅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独立上市的数量较为有限,行业头部企业大多选择以集团化模式运营,未独立上市。
《若干措施》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除了通过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还将通过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引导重点企业发展;同时,支持省内优质旅游企业参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升级改造和运营,以合资、参股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集团合作,鼓励跨界整合,支持科技、交通等企业布局旅游产业。
高承远指出,《若干措施》整体将全方位推动广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完善基础设施到丰富产品供给,从提升服务质量到加强品牌建设,多维度发力,有助于广东整合文旅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整体效益,实现旅游强省目标,推动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广东在全国乃至全球文旅产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