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转正 楼市“暖冬”延续

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0

去年9月末以来,监管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稳楼市政策,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出现年末“翘尾”行情。

去年9月末以来,监管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稳楼市政策,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出现年末“翘尾”行情。今年1月,虽有春节假期因素影响,但这些政策继续生效。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重点城市的楼市成交规模高于去年的春节月(2024年2月),楼市表现出“暖冬”行情。

作为重要市场指标的房价,也受到市场表现的支撑。国家统计局2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24个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继续创下阶段性新高。7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虽低于去年12月,但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量。

其中,一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上涨0.1%,继续保持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略降。但值得注意的是,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转正,释放出较为积极的信号。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政策托底效应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趋势不断强化,市场信心处于稳步修复阶段。

从时间周期来看,楼市政策的高点逐渐过去,加之假期因素影响,市场正出现季节性调整。虽然购房者入市的积极性仍然存在,但要使市场进入止跌回稳的通道,政策层面的持续刺激仍十分重要。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连续四个月上涨

短期来看,70个大中城市房价表现的“拐点”出现在去年第四季度。

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后,各级监管部门推出包括取消各项限制性措施在内的一系列稳楼市政策,调控也进入以促进市场止跌回稳为导向的新周期。

此前,由于“以价换量”现象较为普遍,二手房价格一度持续下跌,去年8月和9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出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的罕见情形。

随着“银十”热度超过“金九”,房价一改此前的颓势,出现明显回温。到10月,已有8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出现环比上涨,3个城市持平。11月和12月,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分别达到10个、9个。

今年1月,有7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3个城市持平。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上涨和持平的城市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新房方面,去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仅在个位数水平,且至多不超过6个。10月,房企紧抓政策热点,在促销中推出价格优惠措施,当月有7个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1月和12月,市场出现止跌局面,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达到17个和23个,不断刷新阶段性高点。

今年1月,有24个城市的新房价格上涨,继续攀高。

从不同能级城市的表现看,一线城市最具韧性。今年1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自去年11月止跌后,已保持连续两个月上涨。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1%,虽然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上涨。

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总体略降。今年1月,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4%,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二线热点城市稳步迈入“止跌回稳”队伍。一线城市的一二手房价格持续环比上涨,尤其是上海、深圳的上涨伴随着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市场已完成筑底过程,处于回升阶段。

他还指出,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转正,这一变化值得关注,尤其是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的回升动力更强,也是本轮复苏的带头城市。

暖冬行情与政策预期

1月房价维持稳定表现,得益于市场在春节月份仍然保持了“暖冬”行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5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0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7%,同比减少11%。受1月份春节假期效应影响,环比同比指标出现下滑。若与去年春节月份(2024年2月)对比,其交易面积增长了56%。

中银证券通过对40个城市新房交易量和18个城市二手房交易量的统计,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该机构还表示,和去年的春节月相比,一线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积增长124.9%,二手房成交面积增长121.4%,涨幅最大。二线城市也录得较大幅度增长,三四线城市的增幅则相对不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市场止跌的局面能否持续,仍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一方面,与去年末相比,楼市政策效应的高点已经过去,虽然各级监管部门仍在陆续释放利好措施,但其力度和影响力均已弱于去年四季度。另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充分释放后,后续市场需求的延续性,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春节假期后),代表城市的一二手房日均交易规模低于春节前的水平。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支持刚需的存量政策前期已经释放殆尽,政策相对减少,城中村改造及货币化安置、收储存量土地和房屋的增量政策还待落地,这也是近期房价止跌反弹节奏放缓的主要原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指出,就一线城市而言,随着价格的上涨,购房者开始出现了分化,部分购房者再次开始观望,导致1月份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开始放缓。

张大伟认为,市场依然需要更多利好政策,从而稳定预期。他表示,当前市场预期仍然不够稳定,一是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偏弱,并使得购房者更加谨慎,容易推迟购房决策。二是尽管部分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企稳迹象,但整体来看,房价下跌的预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这进一步抑制了购房需求,导致市场活跃度不足。

李宇嘉也表示,在存量政策释放殆尽的情况下,期待增量政策尽快落地,如推动存量盘活、去库存、城中村改造等措施,能给交易带来源头活水,这也是2025年房价止跌回稳的关键。

编辑:王明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地产》微信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