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市相丨没有“子品牌”的家居企业会落伍?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清风 2025/02/08

过去几年,不少家居企业早已启动“多品牌”战略,试图挖掘出符合市场趋势、引领消费需求的新品类,提前占领消费者心智,并孵化企业的新增长曲线。

近几年,随着家居行业开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纷纷通过发布子品牌、抢占新品类赛道等策略来应对市场的新变化。

过去的2024年,这样的趋势依然在延续。如居然智家推出自营品牌“居然优选”、曲美家居推出全新定制家居子品牌“曲美PRO”、梦百合推出定制家居品牌“榀至”...

面对市场变化积极求变是一方面,家居企业通过“子品牌”想要做出预期的成绩,或许要面对全方位的挑战。

拓展“子品牌”并非新鲜事

事实上,家居企业通过拓展“子品牌”来应对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据了解,除了像居然智家、曲美家居、梦百合等企业推出“子品牌”以外。过去几年,不少家居企业早已启动“多品牌”战略,试图挖掘出符合市场趋势、引领消费需求的新品类,提前占领消费者心智,并孵化企业的新增长曲线。

以上现象在定制家居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欧派旗下拥有欧铂尼、欧铂丽、铂尼思、欧图等;索菲亚旗下拥有司米、华鹤、米兰纳;慕思旗下拥有V6家居、思丽德赛等。

除了定制企业发展“子品牌”以外,近年软体、厨卫、门窗等企业,也逐渐开始孵化“子品牌”。比如梦百合推出定制品牌“榀至”,进军全屋大家居;方太推出智慧全屋高端定制品牌“FotileStyle”;皇派门窗推出高定品牌“欧哲门窗”等。

家企拓展“子品牌”趋于谨慎

相较于早些年家居巨头密集的“多品牌”布局,这些年家居企业在推出新品牌/子品牌方面却变得更加谨慎,企业更倾向根据自身新的战略方向来调整品牌定位。

毋庸置疑的是,定制家居行业从2001开始萌芽到2016年进入全面发展期,时至今日却表现出了产品及风格同质化、品牌差异性越来越小等情况。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了发展瓶颈,而消费者们越来越渴望能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为他们提供更多选择。

据了解,曲美去年全新推出的子品牌“曲美PRO”,主打定制家居界的“高端基本款”。虽然“曲美PRO”是曲美的升级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最大限度利用了曲美的成品家具优势和设计审美特点,主推以基本款产品实现高阶审美。

再来看软体家居行业,在A股上市软体家居企业中,顾家家居、敏华控股年营收在200亿以内,为软体家居行业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为梦百合、喜临门、慕思股份,年营收在100亿以内。

自顾家家居在2019年推出“定制+软体全屋融合”套餐,2022年全面推出全屋定制产品,敏华、慕思都或多或少“被动”地进入定制赛道。

截至去年,梦百合宣布切入定制赛道。也意味着,在以上5家头部企业中,除了喜临门以外,其余4家软体企业均已跨界。

但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梦百合推出定制品牌“榀至”时,其董事长倪张根公开表示,“榀至”不开单店、不赚利润,此外,梦百合也不打算为“榀至”开设独立的工厂,而是通过属地化工厂实现消费者百公里内覆盖,缩短交付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属地化特色,从而增加产品在当地核心竞争力。

居然智家去年也在原有众多业务模式之外又一次尝试,推出了自有品牌“居然优选”,从业务模式来看,居然优选的零售模式是对居然智家现有商业模式的补充,从品类供给来看,目前居然智家的在营品牌多聚焦于家具建材、全屋定制、智能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而居然优选则是从“小件标品”入局,以家纺、餐厨用品、家居收纳、软装配饰为主。

多品牌发展存挑战

对于家居企业而言,推陈出新设立子品牌比较容易,由于涉及跨品类发展、子品牌与母品牌定位策略差异等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后续想要将其运营好并非易事。

比如箭牌也早早孵化了定制家居业务,但自2021年11月以来,箭牌家居定制官微的更新频次明显减少了。定制家居行业本身的信息化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制造等技术门槛,将为跨界者带来不少挑战;尚品宅配在2020年推出了子品牌“孖酷MRKOQ”,定位为柜类专业品牌。但这个定位与尚品宅配原有的数字化家装定位也有较大差异,在母品牌上获得的势能较少,近年已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

事情也有两面性,放眼家居行业也不乏将“子品牌”运营得比较好的案例。

比如欧派在2015年推出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的中端品牌“欧铂丽”,与定位中高端人群的欧派不同,欧铂丽以“年轻时尚、高质低价、功能实用”为核心理念,借势欧派在房地产红利期的快速发展,在欧派大家居战略的带动下,2017年欧铂丽店面数量就达到了839家,全年接单额3.9亿元,同比增长85%;索菲亚则在2021年,推出了定位大众市场,聚焦年轻消费人群的子品牌“米兰纳”,至2023年,门店数量达到514家,覆盖了全国95%以上的地级市。2023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4.72亿,同比增长47.24%。

谈及家居企业寻求“多品类”发展的趋势,设计学谷联合创始人,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与互联网专家王建国认为,通过“多品类”发展,固然能给家居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一些挑战,企业应在产品以及服务等方面要更加接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才能获得主流消费群体的信赖,从而实现消费转化。

编辑:王明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地产》微信
关于我们